原生套路深,你用好了嗎?讓我們從案例體開始

發(fā)布時間:2017-12-04 19:03:00   發(fā)布者:小擎    文章來源: 網(wǎng)絡(luò)

上一期的文章《信息流廣告效果差?那是你套路沒用好!》中,堂主用案例向大家證明了:用戶是多么吃原生廣告的套路。

有朋友會說:我們也知道原生廣告好用啊,但就是原生的標題文案不好寫哇,效果時好時壞,不知道訣竅在哪兒。

別著急,今天的這一篇,堂主就給大家支一大招——案例體。

你一定看過這樣的標題:

“天吶!她居然瘦了這么多,瘦出了馬甲線”

“她用業(yè)余時間就修了個正規(guī)本科!”

是不是很眼熟?尤其是在信息流廣告里,這種時而像社會新聞,時而像天涯帖子的文案,帶著點親切,帶著點離奇,總讓人忍不住想點進去一探究竟。

在被吸引的同時,你有沒有認真思考過,這類案例體的標題到底是什么打中了人心,它適合用在什么樣的情境中?怎么樣才能寫出好的案例體文案?

別著急,聽堂主我給你一一道來。

案例體好在哪兒?

最不像廣告——“咦,還有這樣的”

案例體標題最明顯的特征就是原生感強。

在眾多類型的原生文案中,案例體可以算得上是最不像廣告的廣告:

它仿佛只是在陳述一個事實,不帶推銷感,就不會讓用戶產(chǎn)生對廣告的防備和反感

它甚至不帶那些“勾引”人的引導詞,就更少了一份壓迫感,留給用戶空間,給了他們主動選擇關(guān)注和互動的自由度,反而有更好的效果。

事實上,有些用戶的需求是需要激發(fā)的,可能他們并不知道自己存在哪些隱患或有什么更好的選擇。這個時候,一個合適的案例可能會啟發(fā)她,做出計劃外的決定。

試想一下,一個沒有想換車的用戶,看到這樣一條廣告:“開了兩年的車賣了20萬”

他可能會突然意識到,原來二手車也能賣出好價錢,自己其實可以因此換輛新車。

又或者,“買對一套房多賺了好多年”

這樣一條廣告能促使小有成就的都市青年萌生買房投資的新需求。

挑戰(zhàn)固有觀念——“怎么可能???”

我們在定位目標用戶的時候,會認為那些沒有消費動機,不關(guān)注相關(guān)話題,內(nèi)心抗拒反感的人不是我們要找的群體。

而實際上,這群人恰恰是我們最容易忽視的潛在客戶。

如果我們想深一層,他們的抗拒和反感,多半是源于之前的固有觀念,或者叫做刻板印象

一旦我們用事實去挑戰(zhàn)這種刻板印象,讓他們愿意接觸新的觀念,就大大增加了說服他們的可能性。

這時,案例體文案發(fā)揮作用的時候就到啦!

舉個例子,減肥在部分人觀念里就是節(jié)食自虐,及其不健康的行為,這是看到這樣一條廣告:“不節(jié)食,女胖子健康瘦身成女神!”

和她的固有觀念形成反差,會讓她想一探究竟,如果發(fā)現(xiàn)真有健康瘦身的方法,就會有很好的說服效果。

激起好奇心——“真的假的?”

好奇心是廣告經(jīng)常利用的一種心理,比起揭秘或者設(shè)問體,案例體是用典型的事例來打中用戶,使其在感興趣的事上好奇,在糾結(jié)的事上心動。

尤其是在用戶做決定前的考慮階段,一個好的案例能擊中并解決他心中的顧慮和擔憂,讓他嘀咕一句“真的假的?”

比如一款游戲的廣告語:“剛玩兩天就被女友求婚了!”

原本對游戲的結(jié)婚系統(tǒng)半信半疑的用戶,就會變得心癢癢的,內(nèi)心嘀咕“what?真有人結(jié)婚哇,還被求婚~”,瞬間增加了嘗試的欲望。

容易讓人相信——“哇,真的啊~”

好的案例體文案最大的優(yōu)勢就是容易讓人相信,在不知不覺中促成了決策與轉(zhuǎn)化。

舉回減肥瘦身的例子,如果你正發(fā)愁如何減掉自己的小肚腩時,看到這樣的廣告:

“這是我從2尺1到1尺9的方法!”

“天啦,才多久閨蜜的腰部贅肉不見了”

你會不會在驚嘆于效果的同時,想看看到底是什么方法并動心實踐呢?

怎樣寫好案例體?

案例描寫有反差對比,令人好奇

案例體寫得好,差別在哪里?下面有兩個標題,都是講考證的,你會選哪個?

A:考了這證躺著也能掙錢!

B:我報考了本年度超值錢證書

很明顯,第一個標題更有吸引力,為什么?因為它語言更出彩、有夸張的反差對比描寫,躺著都能掙錢突出了證書的值錢和吸引力。

正是這樣反差性,才能讓普通故事的戲劇效果展現(xiàn)出來,引人注目,令人稱奇,達到吸睛的目的。

由此可見,寫案例體的技巧,關(guān)鍵點在于要找準你想突出的,寫出其中的反差和對比。

保持案例的真實感,避免過分夸張

判斷案例體的好壞的基本標準就是能否讓人接受和相信,如果讓人看到的第一反應(yīng)是“這肯定是假的,騙人的”,那基本是不會有人會點擊查看的。

因此,案例的真實感極為重要

上一點,在案例的描寫上我們提倡要有沖突和反轉(zhuǎn),但案例本身來說,依然要保持一定的可信度,避免過分夸張。

退一步來說,即使用戶相信了你所謂的“3天瘦5斤”的案例,進一步了解或意圖購買時,發(fā)現(xiàn)并不符實,這種負面效果是很嚴重的并且很難挽回。

案例人稱貼近生活,使人有代入感

案例要引起用戶的興趣,除了真實感,還要有代入感,讓人感覺這就是身邊的人,身邊的事,是和自己密切相關(guān)的。

要做到這一點有個竅門,就是巧用案例人稱:

使用那些存在于我們每個人身邊的角色同事,閨蜜,老板、老婆/老公……

例如:“閨蜜考上了985名校研究生,原來是參加了這個特訓營”、“同事介紹的可外穿打底衫,保暖有型”

社會新聞里常用的“李女士”、“王先生”也是很生活化的代稱,往往能起到不錯的效果,例如:“林女士當天就把愛車賣出去了”

不使用人稱,直接敘述案例,也有意想不到的真實感,例如:“開了兩年的車賣了20萬”

結(jié)合地域定向,增加案例的相關(guān)性

在人稱之外,我們還可以在地域的相關(guān)性上下功夫,在標題中突出案例的地點,例如:“長沙人都在這兒賣二手車”、“武漢3年二手車竟賣12萬”

人們往往會對自己城市發(fā)生的事格外關(guān)注,這是我們可以加以利用的點。

一般我們可以在標題中寫明城市,再分別做不同的城市定向,或者條件允許,可以根據(jù)城市生成動態(tài)定向的文案,自動定位到用戶所在城市。



推薦了解
QQ咨詢
在線咨詢
咨詢熱線
關(guān)注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