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提
做任何一件事,都要滿足一定的條件或具備一定的前提,效果優(yōu)化也是如此。今天講垂直方向到素材文案和落地頁方向的優(yōu)化策略。
那么,要滿足什么樣的條件呢?
首先,還是要對產品足夠的了解,同時要多廣告主有一定的了解和情況分析。
其次,不管你有沒有經驗,先要有投放的邏輯。這個投放邏輯你可以理解為方案,至少未雨綢繆總比亡羊補牢強。
再次,搭建好你的廣告投放框架,這樣不僅會提升你的效率,也會在最快的時間找到問題點,實際上,最大最大的好處,是可以調整你的投放策略,也就是根據每一輪投放的結果,投放目標人群的聚類。
硬件,也是必不可少的。
首先,你要有一個設計師,而不是美工。區(qū)別就像服裝設計師和裁縫一樣。一個為大眾服務,一個為時代潮流服務。沒有那個更好,關鍵在于你想得到什么。
其次,你的思維要足夠活躍,不然還是果斷放棄為妙。
-----------------------------------------------

一、 素材、文案、落地頁與設計師
毫無疑問,素材、文案、落地頁一定出自設計師之手。通常,一般的設計師只負責“做”,主要的指標是“速度”和“相應配合度”。實際上設計師的本質是“創(chuàng)意”,一個設計師如果沒了靈感,就像天使失去翅膀。
因此,設計師根據“明確”的需求,創(chuàng)作自己理解的素材、文案、落地頁。
長此以往,實際上設計師提升的不是速度的提升,也不是越來越聽話了,
而是做出來的東西越來越“準”,效果越來越好,效率越來越高。
實際上,考核設計師的指標,絕對不是數量,也并非單純是質量
而是能效值,這里可以分享一個公式:(模板數*類型值*優(yōu)質率)/工時
二、素材、文案、落地頁與模板
首先,要從海量的素材中,分門別類,總結出模板,同時,模板的建立,不僅可以提升效率,同時可以間接的優(yōu)化素材、文案、落地頁的質量。
模板的建立,實際上就像讀書筆記一樣,總結你覺得有價值,用得上的東西,然后學以致用。
三、模板與設計師
設計師肯定通過自己的創(chuàng)意和對某行業(yè)的理解,創(chuàng)造出自己理解下的這個類型的素材模板。
反之,建立了模板之后,設計師提升了自己的效率,要做的不是有過什么樣的創(chuàng)意,而是直接考慮有什么更好的。
四、模板
模板一方面是設計師創(chuàng)造出來的。實際上,我們可以借助別人的智慧達成自己的目的。比如,你生活中的一切見聞,都可以學以致用,但是前提是你的神經足夠敏感,可以捕捉到有價值的元素,同時你的思維要足夠活躍,捕捉了優(yōu)質的元素,在腦子里簡單加工可以產出你想要的。
另一方面,競品!不管什么行業(yè),你的競品都是最值得學習的東西,不管你是什么地位。有句話叫,敵人是你的一面鏡子/敵人告訴你,他強在哪里,你弱在哪里。
五、數據庫
想想一下圖書館,首先你要有一定的基數,其次要有序的排列起來,這樣你才能最快速度的找到你想要的。素材庫在你順風順水的時候,沒有任何作用,甚至有時候還會覺得多余,但是一旦你碰上風吹草動,他的作用就顯現出來了。他會極大程度的節(jié)省你的效率,讓你解決出現的問題,更有章法,更有效果。
------------------------------------
這種錯綜復雜的關系特別難闡述,因為你總是顧此失彼,文字總是沒有圖形和肢體的表述更容易讓人理解。
實則,我更想說的是,幾乎每一篇關于優(yōu)化的文章,我的核心理念都是“體系、體系、體系”。如此復雜的一個工作,線性思維是永遠不可能解決問題的。
不管是運營工作整體,還是垂直到每個局部,都不可能獨立存在,相互之間都有錯綜復雜的關系和微妙的協(xié)同關系。
也就是說,如果你想提升你的運營能力,做一件兩件事是沒用的,你要構建一個完整的體系,然后逐步提升,才有可能突圍。
每個環(huán)節(jié),都有很強的相互邏輯關系,相互之間為彼此服務。
就比如在我的團隊,每個優(yōu)化師要和設計師及視頻剪輯師緊密的配合在一起,出模板的不止是設計師團隊,優(yōu)化團隊也要輸出。長此以往,每一個需求,都有明確的指向性,需求明確,目標明確,總有一支箭會射到靶心,只不過是時間問題。
好了,就說這么多,我的視頻剪輯師剛剛加入團隊,接下來的工作是突圍我們最難優(yōu)化的幾個廣告位!不管成敗,我都會接著分享我們的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