抖音短視頻為什么會走紅?

發(fā)布時間:2018-09-03 16:27:33   發(fā)布者: ziyu    文章來源: 抖音 短視頻

抖音APP是時下最熱門的音樂類短視頻軟件,其產品屬于短視頻軟件的垂直分化,本文將通過“使用與滿 足”理論,分析抖音走紅的社會因素和用戶心理因素,以及它后期的發(fā)展。

2016年,國內短視頻APP爭相出現,這一年被稱為短視頻元年。短視頻的一大特色就是時間短,用戶可在移動端上快速拍攝并進行美化處理及上傳,是一種社交媒體平臺上可以實時分享的新型視頻形式,在這一基礎上,音樂短視頻應運而生。抖音無疑是國內目前最火爆的音樂短視頻APP,用戶可在軟件中選擇歌曲作為背景音樂,或上傳自己的原創(chuàng)作品,并進行15秒的分段拍攝,還可進行創(chuàng)意化的剪輯和特效,通過實時分享功能發(fā)揮音樂社交功能,軟件附帶濾鏡和美化功能,于2016年9月上線,截止至2018年5月1日,在蘋果APPstore免費軟件排行榜中排名第二,它的迅速走紅給現階段移動媒體客戶端的發(fā)展帶來思考。

關于“使用與滿足”理論的概述

1974年,傳播學家E.卡茲等人發(fā)表《個人對大眾傳播的使用》一文,將受眾對媒介的接觸行為概括為這樣一個模式:社會因素+心理因素→對媒介的期待→對媒介的接觸→需求滿足。該理論一反傳統(tǒng)傳播研究傳播者對于受眾的影響,將受眾作為主動方進行研究,認為受眾對媒介有特定的需求,并根據自己的需求心理選擇媒介并得到滿足。

 抖音走紅的社會因素

(一) 早期短視頻軟件走紅的鋪墊

移動短視頻軟件最早出現在美國,V iddy于2011年問世,是一個15秒的視頻分享應用。2013年,Twitter和Ins? tagram都新增了短視頻分享功能,國內的新浪和騰訊兩大互聯網巨頭也在這一年先后推出“秒拍”和“微視”,提前搶占短視頻應用市場。抖音APP是在短視頻概念已有的情況下出現的,它沒有向用戶介紹何為短視頻的壓力,只著力于開發(fā)自己的特色并進行有效傳播,先前已火的快手、美拍、秒拍等APP已穩(wěn)固了短視頻這一概念,抖音在這一基礎上選擇垂直發(fā)展,分化為音樂短視頻APP,其目的是區(qū)別于其他短視頻軟件,給用戶創(chuàng)造驚喜感。

(二) 新媒體技術的發(fā)展

移動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fā)展,使用戶間的交流更快捷也更無縫對接,具有更高的互動性,隨著技術的不斷突破,用戶間現實物理空間的限制被打破,可通過各種軟件實現虛擬空間的互動和交流,形成一種虛擬在場。抖音用戶打開APP后可進入已關注的或首頁推薦的用戶主頁進行觀看,使用抖音的用戶可以自己上傳或選擇軟件已有的音樂進行視頻拍攝,還可以進行分段拍攝,營造時空錯覺,用戶可以盡情發(fā)揮自己的創(chuàng)意,打造屬于自己的音樂短視頻,這一形式下的視頻表演者不再是高高在上的,而是一對一的,鏡頭前的觀眾可以通過互動形成虛擬空間內的身體共在,與觀眾距離的拉近更容易營造情緒共感,輕而易舉地將用戶卷入其中一同狂歡。

(三) 快餐化信息消費下的眼球效應

傳統(tǒng)視頻的生產需要更多的時間和精力,其高制作成本不利于傳播和分享,短視頻的出現更容易被受眾關注。如今生活節(jié)奏加快,受眾希望在短時間內獲得更多資訊,微博、微視頻等新產品都是在這一社會背景下產生的,流量的限制被打破,受眾不再局限于圖、文這種靜止的內容,視頻因其動感、直觀、真實的特點更受歡迎,而短視頻相較于長視頻,更易吸引受眾,信息的傳播速度被加快。

 抖音走紅的心理因素

(一) 素人創(chuàng)作引發(fā)情緒共鳴

音樂作為藝術形式之一,是一種非描繪性的藝術,可以直接激發(fā)和喚起受眾的情緒、情感和意志。這就是抖音APP作為音樂短視頻軟件比常見的短視頻軟件更吸引眼球的原因。抖音上的用戶多為素人,日?;姆b、場景等都具有草根化的特點,拉近用了與用戶間的距離,更易引起用戶的情緒共鳴。目前,抖音視頻創(chuàng)作的參與者涵蓋各個年齡層,既有極高熱度的手指舞模仿,也有對熱門視頻臺詞和肢體動作的模仿,其豐富的表情和高強度的節(jié)奏音樂,感染了大量用戶。

(二) 用戶互動堆積情感能量

在互聯網時代,信息過載、新媒體產品層出不窮,強烈的情感能量是用戶選擇中的心理驅動力。

1.自我表達與宣泄

用戶在互聯網產品的選擇與需求上體現了一定的社會現狀,而生活節(jié)奏的加快和工作壓力的增強,使得人們對于消遣類產品的需求急劇增高,需要心理壓力的釋放和轉換,用戶在錄制抖音視頻時多使用較日常生活更為夸張的表情動作和語言,這是一種自我表達和宣泄,在這一過程中,用戶可以暫時拋棄壓力的堆積,產生心理上的放松,并在觀看他人上傳的短視頻時滿足窺私欲。

2.用戶對社會互動的需求

人是社會的一分子,而社會生活離不開互動。近幾 年,音樂軟件的互動功能多為簡單的分享和文字評論,隨著彈幕、直播、社區(qū)等的出現,受眾體驗不斷升級,提出了更加多元化的互動需求,視頻本就是一個集影音、文字、圖片等多種形式為一體的表現方式,它與音樂相結合,不僅助推了音樂的發(fā)展,也滿足了人們對音樂的需求。用戶拍攝視頻時,可選擇的音樂種類有流行、歐美、原創(chuàng)、激萌等19種,用戶根據自己的喜好加以選擇,提高了用戶的粘性。抖音采用的是頭條算法,首頁只會推送最熱門的視頻,且越是熱門視頻,關注的人數越多,形成的討論和參與就越多,抖音上的視頻最高關注度多達幾百萬,用戶可以在這個虛擬社區(qū)里尋找喜愛的主題或吸引自己的博主并關注,并與其他用戶互動和討論。

3.較大的自我創(chuàng)作空間

在抖音APP上,除了可以使用現有的音樂或影視劇配音等素材外,還可以根據現有的熱門話題官方上傳音頻素材,如“旅游青蛙”這一游戲在變?yōu)闀r下關注熱門的同時,官方還借助這一勢頭創(chuàng)作了“等蛙回家”“呱兒子不在家”等音頻素材。在已有音頻素材的基礎上,大部分用戶只需要完成半成品創(chuàng)作,擁有一定的創(chuàng)作思路,即使是創(chuàng)作能力稍差的的用戶,也可以拍攝出有趣的視頻,用戶還可以上傳自己的原創(chuàng)音樂或有趣創(chuàng)意,只要能創(chuàng)作出有意思的短視頻,都能擁有同等的機會獲得關注和喜愛。這一模式保證了用戶在使用過程中獲得滿足感和存在感,從而激發(fā)用戶產生更多的創(chuàng)作欲望和需求,滿足用戶被尊重的心理,形成良性的循環(huán),例如《我的名字》、《超級喜歡你》、海草舞、手指舞等,都是在抖音上火起來的內容。

 關于抖音后期發(fā)展的思考

抖音作為目前最火爆的音樂短視頻APP,其基于社會需求和用戶心理需求產生的策劃和設計確實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用戶的需求是在不斷增加的,在用戶間的互動方式依然較為單一的情況下,想要延長壽命還需擴大社交屬性。軟件的知名度已經打開,變現的需要使得抖音走向商業(yè)化道路,產品里出現廣告以及淘寶跳轉功能。抖音的去中心化機制,使其與其他軟件的廣告投放不同,用戶沒有了隱藏或關閉的選擇權,只能被迫接收廣告,這種強制性的展現占用了用戶的時間成本、經濟成本,其前期廣告功能上線時,因質量較高,用戶體驗還沒被影響,但隨著廣告慢慢開放,一些完全不符合產品調性的廣告出現,用戶的負面評論也隨之增加,當用戶的抵觸情緒開始出現,流失只是時間問題。信息的最大價值在于對用戶需求層次的滿足,雖然產品的最終目的是盈利,但為了長遠及健康的發(fā)展,我們不應該以犧牲用戶的需求與體驗為代價,因此若抖音想要擺脫眾多新媒體產品曇花一現的命運,就必須在維護用戶的活躍度和粘性上做更多的考量。



推薦了解
抖音廣告
抖音廣告介紹

抖音短視頻是今日頭條旗下一款年輕時尚的短視頻社區(qū),是目前一二線年輕用戶群體非常喜愛的短視頻APP,85%以上為90后用戶,男女比例4:6,70%以上用戶來自一二線城市。目前抖音已開放開屏廣告、信息流廣告投放。

QQ咨詢
在線咨詢
咨詢熱線
關注微信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