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杯正如火如荼的進行著,各大品牌也不能閑著,借勢營銷也要抓緊造起來呀!微博營銷是企業(yè)做網絡推廣最好的借勢渠道,那么企業(yè)官方微博應該如何借勢世界杯營銷呢?這些大牌給你答案!
世界杯作為當今最熱體育IP之一,因極具商業(yè)價值、關注度和曝光率,成為眾企業(yè)品牌傳播激烈角逐的戰(zhàn)場。眼下2018俄羅斯世界杯鏖戰(zhàn)正酣,眼球效應持續(xù)釋放。萬達、vivo、海信、蒙牛、雅迪等中國企業(yè)成功拿到“內場券”,成為官方贊助商,占據品牌傳播絕對優(yōu)勢。與內場無緣的企業(yè)也不甘落后,通過多種借勢營銷方式“蹭熱點”,推出一系列精彩傳播策劃案例。
類比:兵工集團、南方電網借球場陣型趣味科普
類比營銷,可簡單理解為運用類比思維進行營銷策劃的一種方式,需在兩事物之間巧妙建立聯(lián)系。其中,準確凝練類比事物內涵、找準契合點,是決定營銷能否取得良好效果的關鍵點。
兵工集團@兵工之聲、南方電網@南網50Hz推出“兵工版”“供電版”球場陣型圖,將11名球員的球場站位與11種武器和11個供電部門對應,趣味地展示出各自的功能,在借勢中完成企業(yè)與世界杯的融合,實現品牌鞏固與科普知識的雙贏。
跨界:中國移動牽手新浪微博引爆KOL聚合力
跨界營銷指的是通過多個品牌相互聯(lián)合,實現“1+1>2”傳播效果的一類營銷方式。關鍵意見領袖(KOL)為營銷學概念,通常是指某個行業(yè)或領域內的權威人士,在信息傳播中具有較高的辨識度和影響力。在2018世界杯品牌傳播中,中國移動咪咕牽手新浪微博,打造了一場跨界營銷盛宴,形成KOL聚合力、擴大渠道覆蓋、引爆輿論話題,傳播效果顯著,被業(yè)界贊為“教科書式的營銷策劃”。
中國移動咪咕視頻獲得世界杯直播權后,與新浪微博共同發(fā)布“MW計劃”,雙方在世界杯賽事短視頻、自制節(jié)目、社交互動等方面展開合作,通過@咪咕視頻、@咪咕體育等微博賬號矩陣發(fā)布精彩內容;還聯(lián)動多位足球名嘴、短視頻平臺等KOL成立“世界杯名嘴聯(lián)盟”,為用戶解說世界杯。通過上述舉措,掌握傳播內容、鋪開傳播渠道,再選擇2018世界杯賽期這一絕佳傳播時機,讓子品牌咪咕視頻與母品牌中國移動著實“火了一把”。
共鳴:中國建筑巧寓知名工程于世界杯加油口號中
在品牌傳播中,共鳴營銷可理解為,通過挖掘和傳播符合目標受眾價值觀、愿景、期待的信息內容,來激發(fā)目標受眾的情感共鳴。
中國建筑第二工程局@中建二局制作九張世界杯宣傳圖,每張圖都分別配有加油助威口號,如“進球良機,盡收‘眼’底”“夢想,從你腳下‘起飛’”“前‘路’雖遠,終至勝利之門”等,每句口號都對分別對應其完成的一項“世界之最”工程,包括FAST天眼、北京新機場、京新高速公路等,為世界杯“筑”威,在傳播中促成世界杯激情與“中國建造”自豪感的情緒共鳴共振。另外,本屆世界杯中,俄羅斯國有企業(yè)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和俄羅斯鐵路公司分別成為國際足聯(lián)合作伙伴和區(qū)域贊助商,這一爭取“內場券”的方式,也為企業(yè)借世界杯推進品牌營銷國際化“打開腦洞”。
綜上所述,企業(yè)官方微博借勢世界杯進行品牌營銷時,應注意三個關鍵點:
第一,巧設“結合點”。世界杯期間,會出現關于一些球星、球隊、比賽結果、賽事花絮等的網絡熱詞和橋段。此類素材最易觸及受眾的“槽點”“嗨點”“痛點”,企業(yè)官微可結合自身定位,找準結合點,加以借勢。
第二,抓住“時間點”。一方面,提前判斷重要賽事節(jié)點,比如奪冠對抗賽、黑馬隊比賽、出線生死賽等,充分準備借勢文案,“以質取勝”;另一方面,突發(fā)熱點“以快制勝”,比如冰島逼平阿根廷、德國不敵墨西哥等“爆冷”結果,要注重借勢的時效性,才能吸引優(yōu)勢受眾注意力。
第三,規(guī)避“風險點”。在借勢世界杯推廣品牌時,須慮及企業(yè)形象定位和身份特征等,謹防因不當借勢,招致輿論詬??;同時,需在法律框架進行借勢,防止出現侵權行為,以致品牌形象受損。據悉,非官方贊助商可使用足球、球門、體育場、球迷、國家旗幟等元素進行營銷活動,但不可在營銷中使用世界杯官方LOGO、文字,不能在抽獎營銷活動中將世界杯門票作為獎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