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流廣告并不是太新的概念,Facebook早在多年以前就開始投放,但在國內廣為人知,還是近兩年的事情。
雖然在國內“流行”時間不是很長,但信息流廣告的戰(zhàn)場已經狼煙四起,幾大平臺開始搶奪信息流廣告流量。不管是不是符合自己產品的特性,都想來試試的,也是大有人在。比較常見的信息流廣告投放平臺是,微信朋友圈、微博粉絲通、今日頭條和WIFI萬能鑰匙等。
1、微信朋友圈
2015年1月,微信朋友圈廣告上線。廣告主從開始的寶馬、可樂,到現在的快消、游戲。微信朋友圈與其他平臺比,價格不低。但有騰訊、微信的強大用戶數的支持,80后、90后為主的用戶群體,微信朋友圈廣告投放雖然不便宜,但還是有很好的效果。
2、粉絲通
微博是較早上線信息流廣告的平臺。早在2013年,微博就推出了信息流廣告產品“粉絲通”。粉絲通價格相對“親民”。粉絲通廣告投放,要注意與微博大V的互動。微博大V分為兩類,一種是自帶流量的娛樂圈明星或草根內容生產者;另一種是企業(yè)藍V。與大V良性互動能帶動其粉絲的關注。
3、今日頭條
今日頭條用戶數量不是。但今日頭條比較特別的地方是在用信息分發(fā)的思路賣廣告。根據每個用戶瀏覽習慣打上不同的標簽,再根據標簽給他們匹配對應的廣告。
4.百度信息流廣告
起步較晚,但百度是一旦做了決定就行動很快的公司。百度龐大的用戶基數,和長期積累下來的數據,是搶奪信息流廣告戰(zhàn)場的底氣。
對于市場或運營崗位的人來說,2017年做信息流廣告投放,挑戰(zhàn)不小。廣告投放怎么分配資源、組合資源,才能達到理想效果,考驗每個市場人對于整體趨勢的把握,數據思維和判斷力。